石榴云/新疆日報記者馬蓓報道:安裝發動機、加注油液、搭裝駕駛室……1月5日,在陜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陜汽新疆”)大車車間,一輛輛新能源重卡整裝下線。新年伊始,陜汽新疆的新能源重卡填補了新疆新能源商用車型生產空白。
去年7月初,陜汽新疆完成新能源車生產線改造,8月份完成X5000、M3000S系列純電動重卡的試生產。目前已完成1輛純電動牽引及5輛自卸車的工藝驗證,今年開始進行批量生產。
陜汽新疆副總經理時新立介紹,相比燃油車,新能源重卡的性價比優勢明顯。新能源重卡內部采用電機取代傳統燃油車動力系統,通過電力驅動車輛,實現零排放、零污染。
據介紹,新能源重卡續航里程約280公里,采用換電技術,僅需5分鐘即可滿電“復活”,可滿足市政環衛、煤炭運輸等運輸需求。
時新立介紹,明年,甲醇燃料和氫燃料重卡也將實現本地生產。公司將搶抓重卡電動化新賽道,以打造疆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、建設新能源生產基地為目標,加快向新能源車輛的轉型升級。
2022年,陜汽新疆的訂單量為4011臺,已完成全年訂單生產銷售任務。目前,整車日產能從25輛增至50輛。公司生產的自卸車、牽引車等專用車產品,除了銷往新疆市場,也越來越受到中亞市場青睞,出口量同比增長326%。
“除了做好技術改進,今年我們還將持續推進零部件屬地化配套和大力推廣新產品,不斷加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,加大產業鏈延伸補齊力度,深入與疆內企業的合作,為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陜汽力量。”時新立說。